北大7月17日宣布,除两成报考香港高校外,六成以上文理第一名被北大录取。而清华大学7月19日宣布,录取了九成的理科状元和三成的文科状元,总数连续第四年位列全国高校榜首。显然,两校录取的状元相加,比例已远弘远于100%。
对于这种数据出入,有关方面的解释是,“统计口径”不同——关于“状元”,目前至少有“裸分状元”、“加分状元”、“民族状元”、“自主招生状元”、“保送生编外状元”等多种提法。在地方教育部分和中学,这种提法,仍是可以理解的,在当前考试轨制下,这无非是借“状元”之名声,打造当地教育和学校办学的“光辉业绩”。前几年,就有新闻报道,有中学在各自公布培养出“状元”,打起“口水仗”。而北大和清华,也卷入这“口水仗”,就十分令人深思了。
这首先让我想到了院士统计。这几年,各高校宣布的院士数,加起来也远高于中国科学院、中国工程院宣布的编制在高校的实际院士数。原因也是“统计口径”不同,高校宣布的院士数,是把人事关系不在学校、仅为学校兼职教授、参谋教授的院士也计算在内的。之所以这样计算,是为了体现师资气力雄厚。而用“状元”来体现招生生源质量,实在是同样办学思维在不同领域的体现。这就是“形象工程”和“政绩思维”——高校注重的是能展示办学成绩的各类数字,而在人才培养领域,招收到多少“状元”,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数字之一,为了获得好看的数字,学校是会想方想法采用有利于自己的“统计口径”的。或许按照现在这样的发展势头,今后会统计到地级市状元这一级。
实在,“状元”不能代表生源质量,这已经不需要再反复理论。从人才评价体系看,“状元”最多只能代表知识教育角度的人才评价,是“分数崇拜”的产物,在一些地方,已明令禁止炒作“状元”;从“状元”的实际成长看,过去30年的教育实践表明,“状元”很少在职场中取得凸起的佳绩;而且,前不久刚传出北京理科状元申请11所美国名校被拒录的动静,已被普遍议论这是对我海内地状元情结的警醒。于此,北大和清华不会不知道,甚至在他们两校所推进的自主招生中,也明确反对这种人才评价模式——高校进行自主招生的理由是,打破高考单一的人才评价模式,建立起针对学生的多元评价体系,让偏才、怪才脱颖而出。既然如斯,高校就不能再注重单一分数尺度下的人才,否则就是与自主招生的多元评价体系自相矛盾。在这种改革背景下,公道的做法是,学校应主动不以“状元”进行炒作,由于集中高考轨制中的“第一名”,已经因为保送生、自主招生规模的扩大,而失去“意义”(假如以前还有一定“意义”的话)。
可北大和清华在集中高考中对“状元”的高度关注,却无疑向众人公布:他们看重的仍是高考体系中的“状元”,人才观还停留在“分数至上”层面。这给基础教育传递的信息是什么呢?而自主招生改革,不是铺张财力、物力的多此一举吗?
而从正视人才培养看,北大和清华“抢状元”,并非真正正视人才培养。在世界一流大学,学校会对每个学生在大学中的成长、今后在社会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,从而对学校的招生评价尺度进行调整。据我所知,有的大学,近年来就减少了对亚洲学生的招生规模,原因是他们的跟踪分析发现,亚洲学生入学时分数很高、求学时课程成绩也不错,但是创造能力缺乏,对人生也没有明确规划。而我国大学,宣称正视生源,可却基本上没有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的机制,就连这几年进行自主招生改革以后,也没有一所大学,对这些自主招生学生,进行对比分析,以此评估招生模式的优劣。可以说,招生和培养、就业完全脱节。假如北大和清华有这样的跟踪培养机制,或许早已针对“状元”的大学学习表现和社会发展表现,调整对生源质量的评价尺度了。
北大和清华的“状元情结”表明,我国大学的“政绩思维”严峻,对人才培养的长期关注不够,同时自主招生改革并没有建立起全新的人才观。要改变这种情况,还在于推进真正意义的自主招生改革。目前的高校自主招生乃不伦不类,首先,嫁接在集中高考轨制之上,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,还必需参加高考,高考成绩仍是录取的重要依据,所以,才会让大家的关注点仍是在集中高考,也才有“裸分状元”、“加分状元”、“自主招生状元”这些新名目;其次,没有建立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的录取机制——这是增强学校办学活力的根本轨制——自主招生增加了高校的选择权,但并没有扩大考生的选择权,每个考生仍是只能拿到一张录取通知书,所以学校并没有被学生选择所带来的竞争意识,人才培养压力并不大,学校天然只关注招生而不关注培养,并以招生的生源“质量”来代替身才培养质量评价。而真正意义的自主招生,是以学生多次选择为基本特征,考试社会组织,学校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、多元录取。
学而优上海家教网,你身边的上海家教专家!(http://www.xeyjj.com)